前端治理 为爱“减负”——河北河间法院“三个司法延伸”助力乡村婚俗树新风
时间:2024-01-23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责任编辑:刘子杨

1月15日,河北省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石炳启收到一个会议通知,他将于一周后作为婚俗改革的先进集体代表,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接受表彰。

河间市人民法院院长刘致明也收到了这个会议通知。他一直在关注着大庄村的数据,从这个村2018年制定村规民约治理高彩礼以来,全村没有一起彩礼纠纷诉至法院。这一结果体现了河间市推动婚俗改革取得的成效。

2018年,河间市召开了移风易俗推进大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城乡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婚事新办操作手册》。2021年4月,河间市成为全国第一批婚俗改革实验区。

根据河间市民政局发布的信息,自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全市共办理新婚登记4726对,其中“零彩礼”“低彩礼”占比88%,每桩婚事花费比从前平均减少7万元至15万元。

此间,河间法院延伸司法服务,积极配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做好前端治理工作,打好“组合拳”,为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支撑。

延伸司法视角:指导村庄修订“村规民约”移风易俗

2018年秋天,石炳启向负责诉前调解工作的河间法院法官王树彬咨询自己的一个疑虑。

作为一名退伍多年的老军人,石炳启对村里旧有婚俗很震惊,“当时村里的彩礼最多有30多万元,而且越是贫困的家庭,彩礼钱越高”。

大庄村以种植蔬菜和树苗为主,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3万元。而互相攀比彩礼的歪风,让家有喜事的村民不仅笑不出来,甚至苦不堪言。

面对如此情境,石炳启想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改变风俗。

但是,改变乡风民俗的过程有没有法律漏洞和隐患?为此,石炳启向王树彬道出了困惑。

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就是司法服务的切入点。河间法院对这个信息高度重视,指派王树彬到大庄村进行指导,全程参与村规民约制定。

王树彬扎根基层法庭29年,有着丰富的家事审判经验,对基层民风颇为了解。

如何规范引导彩礼行为?如何预防化解彩礼纠纷?这是倡导新婚俗的重点,也是法院诉源治理、延伸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王树彬从法律角度释疑解惑,帮石炳启解开法律上的困惑。根据法律法规,结合附近乡村村民平均收入水平,大庄村最终将彩礼数额界定为5万元以下为“低彩礼”,2万元以下为“零彩礼”。

石炳启在参加央视访谈节目时表示,所谓“零彩礼”并不是指结婚一分钱不花,除去买礼物和购置生活用品的费用,把2万元以下界定为“零彩礼”更符合农村实际。

在法院指导下,大庄村将红白理事工作纳入两委班子管理,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基层党组织发力,将高彩礼纳入基层治理范畴,大庄村的婚俗改革很快见到成效。

2018年至今,村民们在婚礼费用、彩礼上的支出共节省100余万元。“低彩礼”“零彩礼”观念逐渐影响到周边村镇。

距离大庄村10公里的诗经村镇二十里铺村是另一个先行者。几年来,关于红白事改革的22条规定,一直悬挂在二十里铺村村委会的墙上、出现在大喇叭广播里、滚动在电子屏上。

2023年全国两会,石炳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为爱“减负”的建议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延伸司法触角:500个村庄无彩礼纠纷成讼

河间法院在二十里铺村设立了全市唯一的村级法官工作站,与全市其他19个乡级法官工作站一样,均有业务能力强的法官或法官助理指导调解工作。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冀时调”平台会将纠纷转交给这些工作站,由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进行调解。

二十里铺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强说,三年前整治高彩礼时发生的一件事,为当地的风俗树立了良好风向。

2021年,该村的薛某找了个外村的女朋友,女方坚持要10万元彩礼,薛家怕女方生气婚事泡汤,便四处借钱,王志强在驻村法官指导下,拿出村规民约条文,有情理有依据地给女方做工作,最终说服了女方家,仅3万元彩礼便热热闹闹办了婚事,此事在当地颇有影响。

2023年夏天,距离二十里铺村30多公里的沙河桥镇法官工作站接到“冀时调”推送的一起涉彩礼纠纷:村民小玮跟小璐订婚同居后,两人因发生矛盾要分手,小玮起诉小璐和她父母,要求退还彩礼等共计15万元。

驻法官工作站的沙河桥人民法庭法官助理张庆华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时,两家都来了十几名亲朋好友“助阵”,气势汹汹。张庆华当即展开“现场教学”,并在沙河桥法庭庭长王纪坡的指导下,把小玮、小璐带到不同的调解室“背对背”做调解工作,又把双方亲戚们召集到一起,从传统习俗讲到法律规定,从老规矩谈到新风尚,调解室变成普法小课堂。最终,女方同意将嫁妆抵扣彩礼后,退还5万元现金和“三金一钻”给男方,并在法庭当场履行。

一位村民现场表示:“这次跟着来真是学了法又懂了理,彩礼不是敛财的手段,高彩礼不意味着好生活。”

“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分布在全市乡村的20个法官工作站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老百姓身边,大量家事纠纷特别是彩礼矛盾得以就地解决。

近三年来,河间615个行政村中,近500个行政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彩礼纠纷成讼的案件。

延伸司法职能:案例成为百姓普法最好的“素材库”

2023年冬天,河间法院民一庭的法官刘春景在给妇联授课中,通过案例故事解读旧风俗之患。

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女青年听完课后,马上找到刘春景,说:“法官,我去劝父母退钱。”

这个女子叫小芳,是刘春景承办的一起涉彩礼案件的当事人,她是来咨询的,手里还拿着要求她和她父母退还彩礼的判决书,问道:“刘法官,这钱非退不可吗?”刘春景让她先来听讲座。

原来,2021年,小芳跟梁某订婚,接受梁某8.8万元彩礼。当时,小芳父母做主,把这笔钱给了急需资金周转的小芳哥哥。不久,小芳与梁某分手,梁某起诉要求返还彩礼,法院判决小芳及其父母酌情返还梁某彩礼6万余元。

刘春景通过讲课,不点名地对这个判决进行了充分释法明理,最终说服了小芳……

河间法院调研中发现,在农村地区,男多女少的现状导致彩礼数额不断攀升,涉彩礼纠纷矛盾尖锐,甚至出现因彩礼返还问题引发的恶性刑事案件。

近三年来,河间法院与妇联、司法、民政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开展进乡村、进企业宣讲活动300余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源头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河北法院高度重视婚姻家庭领域矛盾纠纷化解,自觉践行新时代能动司法理念,坚持多元主体共治、多元手段并用,河北高院与省司法厅、省妇联联合印发综合治理协同文件,充分发挥司法案例的指导价值,发布多起涉婚姻家庭典型案例,并把普法、宣传、教育融入调解和判决,通过法律公开课、普法进乡村,把司法案例变成普法宣传的“素材库”。

让彩礼归于“礼”、让婚姻始于爱、让真情归于生活,在司法助力下,婚俗改革新气象已在河北蔚然成风。

Coryright 201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邯郸市委政法委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30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