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检察机关深化民事执行监督维护司法公正
时间:2025-08-08 15:40阅读:63责任编辑:刘子杨

2023年以来,邯郸市检察机关将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纳入全市民事检察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检法联动、推进全面审查、深化智慧监督,全市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能,共提出检察建议700余件,为解决“执行难”“执行乱”提供了有力保障。

邯郸市检察机关积极构建良性互动的检法关系,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动执行工作与监督工作深度融合。邯郸市检察机关主动与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终本清仓”活动建立信息衔接机制,实现检法常态化信息共享,共筛选重点监督案件90余件,针对执行程序中的关键环节、风险点开展专项监督;鸡泽县检察院联合县法院、县公安局会签《关于建立健全执行协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将执行全流程纳入监督视野,依托协作意见,累计召开联席会5次,共享执行案件信息,成案50余件。建立民事检察与刑事检察的双向线索移送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在办理杨某与薛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监督案时,通过对执行卷宗的细致审查,发现被执行人薛某在诉讼过程中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经民事检察部门与刑事检察部门的紧密协作,最终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被执行人刑事责任,实现“民事监督+刑事追诉”的无缝衔接,形成司法震慑效应。

邯郸市检察机关构建起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深度融合的立体化办案模式。鸡泽县检察院办理段某与王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监督案中,通过形式审查发现案件存在送达违法情形后,进一步调阅卷宗、询问当事人等实质审查工作,最终确认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违法。经提出检察建议,法院撤销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并恢复执行。建立“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监督模式,通过类案溯源、机制堵漏,切实提升监督实效。邯郸市检察院执行监督专项活动中,对190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深入剖析与系统梳理,精准归纳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中存在的未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尽到信息告知义务等4类共性问题。邯郸市检察院第一时间与市法院召开专题座谈会,双方通过充分交流与研讨,就案件执行程序、执行措施适用等问题进行全面会商,就梳理的问题清单达成共识,促进了执行工作规范化。

邯郸市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河北省民事行政检察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对推送的1200余件线索进行深度研判,成功办理执行监督案件40余件。依托平台智能筛查,通过对金融借款、房屋买卖等重点领域数据的深度分析,磁县检察院成功发现孙某系列执行案件存在违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线索。经监督,法院恢复执行案件7件,执行到位金额60余万元。积极研发构建、学习应用数字检察模型,以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跃升。峰峰矿区检察院建立网络司法拍卖民事执行类案监督模型,筛选线索70余件,成功办理13件,实现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的突破。

Coryright 201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邯郸市委政法委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30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