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立案一庭审理的《“一揽子”化解三地医药企业三起合同纠纷程序实体争议——充分运用“先行调解”+“异地协同”,做实定分止争,护航企业发展》一案成功入选河北法院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揽子”化解三地医药企业三起合同纠纷程序实体争议——充分运用“先行调解”+“异地协同”,做实定分止争,护航企业发展
【基本案情】
邯郸某医院系河北省百强民营企业开办的民营医院,为辖区重点纳税单位,石家庄某医院系河北省知名中医专家开办的专科医院。2024年8月,邯郸某医院与石家庄某医院签订《托管运营协议》,约定石家庄某医院采取托管的形式委托邯郸某医院进行运营管理。托管期间,石家庄某医院与吉林某医药公司达成中药买卖协议,合同履行中产生争议。2025年1月,石家庄某医院以邯郸某医院存在违约行为为由向石家庄市鹿泉区法院起诉,鹿泉区法院依法受理。2025年3月,邯郸某医院以石家庄某医院违约为由向邯郸市邯山区法院起诉。石家庄某医院提出管辖权异议,邯山区法院裁定驳回管辖权异议后,石家庄某医院上诉至邯郸中院。2025年4月,吉林某医药公司以石家庄某医院不支付货款为由向邯郸市丛台区法院起诉,石家庄某医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丛台区法院驳回管辖权异议后,石家庄某医院上诉至邯郸中院。
【裁判结果】
邯郸中院在管辖异议案件审理中发现,三起案件涉及三地民营医疗企业,争议管辖地涉及邯郸市邯山区、丛台区及石家庄市鹿泉区法院,基本案情复杂,争议标的涉及大量中药材,不宜长期存放,如不及时解决将给各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最大限度降低对三地民营医疗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邯郸中院突破“先程序后实体”的常规流程,以定分止争为导向,确定了“一揽子”实质化解争议的处理方案。一是协调三地法院移送相关案件材料,由邯郸中院统一进行纠纷化解;二是释明先行调解的优势,调动各方当事人先行调解的主动性;三是明确争议焦点,阐明纠纷解决路径。在三地法院协同配合下,经过多轮“背靠背”先行调解工作,三地民营医药企业就合同纠纷实体争议达成和解并当场履行,均自愿撤回了起诉。
【典型意义】
在管辖异议案件审理程序中,河北邯郸中院充分发挥先行调解机制作用,通过三地法院协同配合,“一揽子”化解三地医药企业三起合同纠纷程序实体争议,既防止了程序空转,做实了定分止争,又避免了产生更多衍生诉讼,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实践,为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法院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