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扎实迈进
时间:2023-04-17来源:未知责任编辑:刘子杨

向着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扎实迈进

——邯郸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掠影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永年区小龙马乡强筋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市、和美乡村目标,聚焦农业生产、产业提升、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持续用力、整体提升,加快推进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传统农村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跨越。

目前,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14个中国特色之乡、1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件中国驰名商标、3个全国“十大最美乡村”、7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10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854个省级美丽乡村。魏县被列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丛台区和鸡泽县被确定为全国二轮土地延包整县试点,曲周县、鸡泽县被列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曲周县被列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峰峰矿区被列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

粮仓丰盈,沃野锦绣,一批批国字号的园区、品牌、试点应运而生,一幅灿烂生辉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冀南大地次第展开。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巩固提升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地位

粮食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的牵挂。邯郸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农田“硬件”和科技“软件”两手抓,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10年跻身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行列。

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以及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制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直接上手,分管负责同志履职尽责,深入田间地头,一线调研指导,强力推进粮食生产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健全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考核要求,强化结果运用,督促各级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

强化基础支撑。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多措并举促进高产稳产。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666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84.63%,项目区内基本实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实施高效节水灌溉49.4万亩,大力发展浅埋滴灌,实现稳粮与节水“双赢”;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强筋小麦示范区100万亩、优质特色玉米产业带200万亩、优质谷子示范区20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2.9万亩,种植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开展种业创新攻关行动,建成6个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面积6万余亩。做大做强种业企业,成安众人信、磁县禾下土2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

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支撑。加强技术帮扶,实施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制度,设立16个县级服务团、194个乡镇服务站,安排4955名科技专员,包村联户,提供全链条技术指导服务。加快示范推广,大力推广“马兰1号”等节水高产优良品种,我市培育的小麦千亩示范方,亩产达811公斤,在全省首次实现大面积亩产超800公斤;培育的小麦玉米百亩示范方,两季亩产达1660公斤,实现超吨半。加强农田管护,有效防范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大力推广农作物政策性保险,把灾后财政救助前移为灾前保险补助,最大程度保护农民利益。

坚持项目支撑品牌强农 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邯郸市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三带七区”工程,做大做强强筋小麦、道地中药材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全市建成鸡泽辣椒、涉县核桃2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18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了大名花生、武安小米等14个中国特色之乡和邱县邱城镇(红薯)等1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构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叶菜生产基地,形成了生猪、蛋鸡、肉羊和奶牛四大规模养殖优势产区,蔬菜和肉蛋奶产量稳居全省前列。

抓项目。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强化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招商的意识,以滏阳河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带和亿元以上项目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北京新发地、大北农、同福、首农等一批大集团、大企业纷纷在邯郸投资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创品牌。围绕资源禀赋突出、品牌文化深厚的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擦亮、叫响“京津菜园”这一美誉。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9.36%,“两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达到323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创建了18件涉农中国驰名商标、16个省级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个省级领军企业品牌,鸡泽辣椒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

建园区。深入实施园区崛起行动,推动土地、资本、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创建了一批特色突出、成方连片、效益明显的重点园区,引领带动全市农业结构调优、竞争力调强。全市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7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4个。经开区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馆陶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农业园区。鸡泽县、武安市等6个县(市、区)入选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鸡泽县、邱县、魏县、广平县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曲周县、鸡泽县被列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曲周县还被列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育龙头。坚持把龙头企业带动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和驱动器,全市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24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以上110家。五得利面粉集团日处理小麦8万吨,面粉产销量世界第一;晨光生物集团辣椒红色素、辣椒精、叶黄素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孵化雏鸡2.5亿只,打造了世界最大的蛋鸡孵化基地。

带农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创建了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市共创建市级以上联合体72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32家,带动农户190多万户。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全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连片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馆陶县寿东村

坚持把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严格落实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包制,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激发全市上下创新、创业活力,有力推进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市创建市级以上和美乡村示范区24个,其中省级12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探索了乡村旅游主导、特色产业主导、融合发展主导、易地搬迁主导等四种可复制推广的模式,涌现出了峰峰全域国土整治、馆陶粮画特色小镇等一批有示范引领意义的创建模式。

鸡泽辣椒喜获丰收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农村街巷硬化、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管控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12个省级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县,肥乡区荣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邱县、峰峰矿区、魏县先后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坚持突出重点,成方连片推进,紧密结合和美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统筹布局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全市建成7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3个全国“十大最美乡村”、854个省级美丽乡村。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促进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深化农村改革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双轮驱动”之一。全市坚持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主线,不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探索实践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和模式路径。

成安县南鱼口村——河北省小麦机收启动日现场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8年6月,我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单位。2019年,高质量完成了整市试点任务。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所有村(组)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登记赋码,推动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在此基础上,全市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形成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X”10种创收模式,曲周县壮大集体经济经验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二轮延包。2020年、2021年,我市相继开展了村级、乡镇试点。2022年,丛台区和鸡泽县被确定为全国二轮土地延包整县试点。我市遵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稳定承包关系“三个不变”的总方针,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基本原则,以农村稳定为前提,以维护农民权益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解决路径,有效破解延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难题。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峰峰矿区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已全面实现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发放“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事通办”。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全市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4450家、家庭农场5611家,邱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作典型经验被列入全国推介典型,永年区博远“农事服务360+”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持以试点为抓手,在全市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和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峰峰矿区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县,肥乡区吕营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馆陶县寿东村等9个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肥乡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魏县沙口集乡“创新服务‘小程序’助力乡村‘大治理’”经验做法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神州春潮起,奋进正当时。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干笃定前行,用奋斗开启未来,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邯郸“三农”场景的壮美画卷,必将谱写出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华美篇章!

邯郸市滏阳河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带

延伸阅读

邯郸——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核心产区,全国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市,国家确定的粮食、棉花、蔬菜、生猪、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京津菜园”的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贡献集体”“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等多项称号。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Coryright 201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邯郸市委政法委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0030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