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遵规守纪和放手干事从来不是“单选题”。党员、干部只有把遵规守纪与干事创业统一起来,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实践表明,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越强,就越能游刃有余地把握思想行为边界,进而放开手脚干事创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大显身手。当前正在扎实推进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好遵规守纪和放手干事之间的关系,廉而有为、勤勉敬业,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
遵规守纪,才能增强永葆初心自觉。对党员、干部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怎样才能始终坚定信仰、坚守党性、强化宗旨?纪律是共产党人保持清醒头脑的“清醒剂”,能够起到及时提醒、防范于前、警钟长鸣的作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治身和治心、信任和监督、原则和感情、高标准和守底线的关系,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以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就能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永葆政治本色。
遵规守纪,才能校准干事创业坐标。党的纪律犹如道路上的红绿灯、标志线,让行人、车辆明白何时行、何时止,哪儿可以走,哪儿不能去,看似造成了限制,实则确保道路交通更加安全畅通。党员、干部只有始终把纪律规矩作为干事创业的基本遵循,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认清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边界,不断增强对纪律的敬畏之心,才能切实以纪律规矩检验和校正干事创业偏差,切实把准方向、奋发有为,确保时时事事都能按规矩办事,点点滴滴都能为民谋利,敢担当、善作为,始终在纪律的“安全区”内立身干事,高质量履职尽责。
遵规守纪,才能激发担当作为动力。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干事创业的“鼓槌”。党规党纪决不是束手束脚的借口,反腐败决不是“不敢干事”的理由。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消除“洗碗越多摔碗越多”顾虑,让干净干事的干部吃下“定心丸”,才能使干部既管得住手脚又放得开手脚,既遵规守纪又干事创业。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既做到大胆容错、果断纠错,又防止保护变庇护、宽容变纵容,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就能让更多遵规守纪、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干部脱颖而出、真抓实干,开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