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子,啥时候得空了,记得来家坐坐啊,好酒好菜都备着呢,咱村里人都可想你呢!”11月14日一大早,刚刚上班的涉县村居法律顾问贾海亮就接到了一个邀约电话,电话那头是他曾经帮助过的涉县神头乡神头村村民申学平。
在为山区群众开展公益法律服务的4年期间,贾海亮收到这样的感谢已经数不胜数,虽然他很少赴约,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因为他深知这是群众对他开展法律公共服务最高的赞赏。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山高岭多、沟壑纵横,很多山村地处偏远,人口居住分散。为让山区群众都能方便快捷地获得专业、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近年来,涉县在全县基层司法所创新探索“人民满意星级司法所定向梯次”发展之路,通过定岗培养专业司法人才、整合资源打破排调“单打独斗”局面、推进公益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化基层司法体制改革,打通山区司法服务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把优质法律服务送到山区群众身边。
定岗培养,破解人才力量薄弱“瓶颈”。涉县司法局将司法所法治人才的培养作为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积极推荐基层优秀青年干警入党、到重要岗位任职,建立局机关干警包联司法所机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双十双百”主题活动等形式,不断增强乡村司法队伍的生长力和生命力,为基层司法所注入新鲜的血液。
整合资源,打破排调“单打独斗”局面。为解决基层司法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涉县司法部门充分发挥司法所、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网格员、民(辅)警等专业优势,履行排查员、宣讲员、调解员“三员”之责,通过深化诉源治理、优化信访衔接、强化责任机制等多种形式优化司法行政职能,将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诉前调解等职能融为一体,整合基层法庭、综治信访等各领域人员力量,让群众不出乡村就能享受“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确保每一个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推进公益法律服务,让山区群众享受低成本高品质的法律服务。为了帮助山区群众高效解决法律“烦心事”,涉县司法部门积极构建普惠均衡法律服务体系,从全县挑选优秀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律师组成法律公共服务团队,到乡村一线开展公益普法宣传与法律公共服务。村居法律顾问更是定期驻村“坐诊”,通过线上组建法律服务微信群,线下开展法律顾问公示等宣传,提高群众对村居法律顾问知晓率,让广大山区群众“足不出户”、“一小时之内”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截至目前,涉县已建立17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13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精心选派1395名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律师下沉一线开展各类法律咨询2672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1件,群众满意率达100%。全县17个司法所中,有11个“星级司法所”达到邯郸市星级司法所建设标准并获予授牌,井店司法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