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中学,法治副校长刘文学重点为同学们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介绍了这项法律的制定背景和修订过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警示同学们犯罪的危害。
刘文学指出,学校应加强法治教育,家庭要做好引导,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同时,提醒未成年人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避免不良行为,一旦发现不良苗头及时纠正。
在武安实验中学,法治副校长连利恒开展了一场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的法治讲座。讲座中,连利恒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强调其不仅是对未成年人行为的规范,更是对他们的一种保护。
连利恒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法律要点。例如,分享了小张从最初的小偷小摸,逐渐发展到入室盗窃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连利恒详细讲解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轨迹,以及对应的法律后果,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 “勿以恶小而为之” 的道理。
在南关小学,法治副校长孔瑞芳开展 “校园安全与法律责任”讲座。孔瑞芳结合校园欺凌、盗窃等实际案例,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设置问答环节,提问 “遇到校园欺凌时该怎么办”,同学们积极抢答后,还对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进一步完善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如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留存证据等,通过互动,同学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苗新利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苗新利强调这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六个方面,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为便于同学们理解,苗新利列举父母离异后拒付抚养费,以及学校未及时制止校园欺凌需担责等案例。
随后,苗新利讲解如何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和维权,不仅详细介绍了相关法律条款,还分享了一些维权的具体途径,如拨打 12355 青少年服务热线、向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求助等,让同学们意识到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有力武器 。
在西苑小学,司法局法治副校长李为民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题解读。李为民详细讲解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界定,让同学们清楚知晓法律的界限。列举学生从偶尔逃学,到结交不良青年最终犯罪的案例,让同学们明白不良行为不及时纠正的严重后果。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法治素养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文明进步。司法局的法治副校长们将持续探索创新,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让法治教育融入校园生活,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次新学期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通过法治副校长们的努力,将法律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孩子们成长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司法局将持续推进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不断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助力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