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月21日,峰峰矿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走进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为五、六年级学生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预防盗窃专题普法课。
情景模拟+案例讲解 让法律知识“活”起来
“同学们,如果同桌的铅笔被你悄悄拿走,算不算盗窃?”
“在超市里拆开零食包装吃掉,没付钱就离开,会有什么后果?”
课堂上,法官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提问,迅速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结合《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法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盗窃行为的法律定义、法律后果及社会危害,并通过改编的真实案例——“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游戏盗窃家长钱财”等,引导孩子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实物展示+法条解读 筑牢防微杜渐意识
“大家看,这个案卷中的当事人就是从贪小便宜开始,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法官现场展示了隐去具体信息的未成年人卷宗封面,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重点剖析了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联系,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课堂上,法官还列举了“随意拿同学物品”“强行索要文具”等10种常见不良行为对应的法律风险,告诫同学们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法官寄语:扣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
“法律就像红绿灯,告诉我们行为的边界。从小养成对规则的敬畏之心,才能保护自己、尊重他人。”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围住法官追问法律问题,纷纷表示“要管住自己的手,也要提醒朋友不犯错”。
近年来,峰峰法院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针对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盗窃等未成年人高发问题,推出“订单式”普法课程,实现校园法治教育全员参与、全员育人,惠及师生超5000人次,以司法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