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山海·公益检察”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行动开展以来,邱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职能,聚焦群众关切,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在县域食品安全领域精准发力,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严查熟食隐患
筑牢食品“安全墙”
通过立案调查发现,县内部分熟食门店熟食制品违规添加亚硝酸盐,威胁消费者健康。针对该问题,邱县人民检察院以食品安全作为公益诉讼检察的重要抓手,邀请市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县人大代表和执法机关,召开公开听证会,依法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依法履职机关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事前监督+事后整改”机制,对1家农贸市场、36家熟食门市进行检查,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印发《食品安全标准》手册200余本,并组织经营者进行考试2次,推动县域熟食行业规范经营。
擦亮本地品牌
推动行业“大整治”
邱县肉类产业历史悠久,但少数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区域品牌形象。针对该问题,检察机关在相关部门执法过程中启动调查程序,深入一线生产企业和作坊,调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环节。依托联合调查、制发检察建议等形式,相关监管主体依法履职,在推动行业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向县委政府汇报相关工作,相关主管机关启动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突击月”行动,从五类重点、四个结合、三个环节入手,全面排查突出食品安全问题。共出动执法人员726人次,排查门店960家,其中轻微违法问题现场整改823件,违法问题19件,均已整改到位。规范企业合法经营,促进良性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聚焦畜禽屠宰
守护餐桌“放心肉”
围绕畜禽屠宰私屠滥宰相关问题,邱县人民检察院携手畜禽屠宰行业监管部门,对定点屠宰厂开展专项调查,重点核查检疫记录、无害化处理及生产卫生状况。通过溯源治理,对活体登记、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实施全链条监督,确保《河北省畜禽屠宰管理条例》落地见效。同时,强化与行政机关协作,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屠宰行业绿色健康发展,确保每一块放心肉从源头到餐桌全程可溯。
延伸监督触角
剑指生鲜乱象
针对猪肉生鲜市场普遍存在的“生鲜灯”误导消费者乱象,检察机关聚焦新年交替这一食品安全关键点,迅速启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商家违规使用红色、紫色等光源照射鲜肉、下水等食品,通过改变视觉效果掩盖产品色泽暗淡、变质等问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针对该问题,检察机关向执法机关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执法部门随即开展“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商超、农贸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责令商家立即停用违规灯具。确保食品“原色”上架,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从熟食制品到牛羊肉,从屠宰场再到生鲜柜台,“燕赵山海·公益检察”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开展以来成效显著。下一步,邱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整改”全链条治理模式,夯实专项监督成果,从个案突破迈向行业规范,守护百姓入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