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邯郸市司法局不断强化“护企”“助企”“润企”举措,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保障,把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贯彻到执法、普法、法律服务各个环节,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强化执法监督“护企”力度。以次数限制性清单为指引,明确行政检查名录。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次数限制性清单,以2024年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为基础,对全市26个领域企业经营主体,分类分层级确定行政检查频次上限。以“邯郸执法”平台赋能,落实行政检查计划。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行政检查计划,明确涉企检查对象、事项、标准、执法人员和时间等,通过“邯郸执法”平台报送。市司法局通过数据综合分析,推送至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此做法获评邯郸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以“综合查一次”方式,实现市、县、乡三级联合检查。统一检查时间,制定检查方式,解决纵向多层级、横向多部门对同一企业多次检查的问题,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以包容审慎为原则,严控专项行政检查。对确需实施的行政专项检查,严格控制检查范围、内容和时限,合理安排行政检查次数,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安全生产领域和各类专项检查不列入涉企行政检查次数限制性清单。
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开展法律服务“助企”行动。依托“12348”法律服务热线,开通涉企法律咨询服务专线。安排法律服务经验丰富的律师接听解答涉企类法律咨询,帮助解决涉企法律问题。遴选优质律师队伍,深入企业开展法律服务。积极组织律师进企业、下车间,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体检、法治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增强公证服务效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力推广公证处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公证服务中心”,全市17个公证处已经全部建立并开展工作,大大缩短涉企公证办理时限。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增添普法宣传“润企”效果。组建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队伍。组织由23名法律专家组成的优化营商环境专业法律人才队伍,到各类企业开展“周末大讲堂”和普法教育活动,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发挥律师团队和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作用。开展线上有奖答题、“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市场”等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活动,解读与企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效引导企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开展丰富多样法治文化活动。开展“法治之光”法治文艺基层行活动,鼓励号召广大群众创作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节目,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行业特色文化有机融合,促进法治文化进企业、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石羽洋)